主內容區塊

MENU_HEADER_PRODUCT_TITLE 音樂類型

洪佩瑜

洪佩瑜 / 第二張個人專輯《開 Still Moving》

型號:
PQP2501
定價:
550

【預定發行日】2025.12.4 (到貨後陸續出貨)


若數量不足,本公司保有取消訂單之權利

- +
付款限定
線上刷卡7-11ibon繳款支付寶LINE Pay
運送方式
順豐EMS兩岸郵政e小包(限2kg內)宅配7-11 超商取貨

歌唱是一種聲音的舞蹈

舞蹈是一種身體的音樂

 2025 洪佩瑜 第二張個人專輯《開 Still Moving》

 實體專輯 11/04 中午12:00開始預購 

 12/04 開箱發行 


數位收聽連結:https://peiyuhung.lnk.to/StillMoving

12/06 首場個人大型售票專場演出《開 Still Moving》北流演唱會

購票連結:https://kklivetw.kktix.cc/events/88e1f680


【累積多年表演能量 從身體出發】
金曲、金馬雙金歌者 洪佩瑜 2025 全新專輯領域展《開》 滿懷好奇與期待 讓自我站出來更多一些 挑戰舞蹈 X 聲音演繹的無限可能

【最適合移動時聆聽的專輯】
專輯製作人 陳建騏 X 歌詞與企劃統籌 王小苗 X 單曲製作人 蕭賀碩、Starr Chen、Morrison Ma、鍾濰宇、王韻筑 探索佩瑜內心的多重宇宙 一起玩《開》

【頂級詞曲創作人 年度狂歡派對】
橫跨星、馬、港、日、台等地創作混血:吳青峰、葛大為、林均泓、王彙筑、Salasa、philphil (aka 陳嫺靜)、伍家輝、HUSH、余竑龍、Jocelyn 9.4.0、郁采真、林夕、李子維、蔡旻佑、廖文強、Beverly Rachel Matujal、Phoebe Tsen、小寒、陳建騏、王小苗和 Sophie Lu 各路武林高手互不讓麥 一起大《開》包廂

【必須收藏的年度金曲】
收錄年度傾心之作〈不佔地方〉、動感靈魂舞曲〈包括但不限於〉、華麗電音祭典〈開〉、循環播放的療癒之歌〈完整〉、佩瑜與 LaLa 徐佳瑩歷史性珍貴合唱〈她者〉⋯⋯等強勢主打曲目

【佩瑜的紙上舞蹈時光】
72 小時城市快走、25 捲膠卷、32 頁寫真小冊 波蘭天才底片攝影師 Lukasz Wierzbowski 以極速快門與佩瑜共舞 獨特視角 融入樂斯拉夫(Wrocław)日常角落 紀錄佩瑜錄完《開》後的快樂夏天

【一打開 CD 就站很挺的實體專輯】
邀請曾獲德國萊比錫「2022 世界最美麗的書」、「2024 荷蘭最美書籍」的設計師 K.Chen 跨界合作 精裝裝幀工法一體成型 歌詞本與攝影集獨立成冊 鏡像繁衍的概念 結合程式碼運算生成的古典手抄本花紋 傳達 成見新知、身心內外、生死枯榮等 各種二元界限消融的知覺敞《開》之旅


 洪佩瑜《開 Still Moving》專輯全曲目 

〈一哄而散 Scatter〉

〈在太平洋中央漂流 Drifting in Pacific Dreams〉

〈一面之緣 Familiar Strangers〉

〈包括但不限於 It's Nothing Personal〉

〈成功配對 It's a Match〉

〈三輩子 Three Lifetimes〉

〈完整 The First Grey〉

〈不佔地方 0.5m²〉

〈她者 (feat. 徐佳瑩) Herstory (feat. Lala Hsu)〉

〈開 Still Moving〉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洪佩瑜《開 Still Moving》曲目介紹 

〈一哄而散 Scatter〉

詞 葛大為 —— 曲 吳青峰 —— 製作 蕭賀碩 —— 編曲 徐平、蕭賀碩、Akash Dubey、金光亮平、張幼欣、曾榆尹

請這樣開:體驗

打「開」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來自作曲吳青峰和作詞葛大為的首次合作,華語樂壇的強強激盪,擦出最炫目的創作火光。製作人蕭賀碩以慶典為靈感,安排塔布拉鼓、西塔琴、嗩吶與金杯鼓的交會,佩瑜的聲音在所有樂器之上悠遊搖擺。

間奏特別安排四個樂器互不相讓,佩瑜以喉間吞水的聲響加入其中,聽覺像路過沒有交通號誌的印度街頭,誰也不讓誰,但也很難真的撞在一起。佩瑜帶有玩心的演繹,彷彿先知預言著際遇如此善變,隨手向空中灑出一把落葉,抓住和錯過都是命運,靈魂在趕得上與趕不上之間徘徊。為了打開,必須先消失;擠,然後散。

〈在太平洋中央漂流 Drifting in Pacific Dreams〉

詞 philphil (aka 陳嫺靜)、王小苗 —— 曲 林均泓、王彙筑、Salasa —— 製作、編曲 鍾濰宇、王韻筑

請這樣開:漂流

消散的意識抵達未知岸邊,又從潛意識的最遠端漂流回來,像是胎兒隔著羊水去感受外在世界的記憶。這首歌由林均泓、王彙筑、Salasa 共同譜曲,philphil 與王小苗共同填詞。

在鍾濰宇和王韻筑共同製作、編曲的音樂裡,怦然的電子音效,如泡沫從海底幽幽吐露,長線條的弦樂如黑潮來去,佩瑜富有朦朧感的嗓音,像是灑在太平洋上的月光,照出一道深遠的航線。這首歌試圖捕捉意識剛萌芽、尚未完全成形的狀態,從不安到達有重量的過程,好比從藍色水底慢慢甦醒的靈魂,為整張專輯的敘事開啟第一道呼吸。

〈一面之緣 Familiar Strangers〉

詞 HUSH —— 曲 伍家輝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伍棟賢

請這樣開:尷尬

伍家輝帶有濃厚都會感的旋律,配上擅長以感官與微觀視角敘事的 HUSH,描繪出疏離城市中暗流湧動的人際心事。故事以佩瑜喜歡的攝影為靈感,描寫偶然拍下的陌生人,也許會顯影出彼此命中註定的緣分。

這首歌的編曲來自香港的伍棟賢,透過亮暗交錯的銅管、薩克斯風、吉他、貝斯和鼓點之間的律動節奏,陳建騏的製作捕捉了大都會裡的心跳瞬間,新舊的時空交錯,渲染出復古日劇般的 City Pop 主題曲。佩瑜充滿故事感的嗓音響起,曲末的即興發揮與借鏡 90’s 經典華語流行的 Fade out 尾奏,都是推薦的亮點!

〈包括但不限於 It's Nothing Personal〉

詞 吳青峰 —— 曲 余竑龍、Jocelyn 9.4.0 —— 製作、編曲 Starr Chen、Morrison Ma

請這樣開:發光

佩瑜想唱可以跳舞的歌,願望實現!這首魔性又療癒的歌,由余竑龍和 Jocelyn 9.4.0 共同作曲,歌詞來自創作鬼才吳青峰頂級的妙筆生花之術,製作人 Starr Chen、Morrison Ma 是製作與編曲的靈魂人物。

這首歌借用法律專業術語的靈感,佩瑜的歌聲為曾在不健康關係中忍讓、困惑的人,趕走陰魂不散的愛情幻影。鬆弛的律動中有緊密節奏,重拍之間魅惑的滑音輕輕溜過,整體旋律明快、清爽,Vocal 效果上也藏了很多小細節,幾乎每一句的尾音都是不一樣的效果,推薦大家戴著耳機去尋寶!

分手就像一張洋洋灑灑的合約遞來眼前,不帶髒字地畫出你我之間的楚河漢界。有人想埋沒你的光芒時,跳舞吧!你是最明亮的太陽,為自己的幸福「翻新的一頁」。

〈成功配對 It's a Match〉

詞 林夕 —— 曲 郁采真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鄭昭元

請這樣開:配對

從取樣交友軟體的效果音開場,郁采真的旋律,彷彿工作結束後踏著輕鬆腳步去喝一杯的雀躍,詞神林夕快筆一揮,字字流彈一般,拆解「成功配對」背後的各種權力交配。輿論還需跟風點火,沒有諂媚就沒有權威,捧紅和抹黑都是一個巴掌拍響一個巴掌。詞曲咬合的密度之高,讓佩瑜在配唱過程中屢屢咬舌,幾經波折終於解鎖用唱歌也能 diss 的快嘴新技能。

縱然這首歌直切社群現象,陳建騏在製作時,仍讓音樂保持著俏皮討喜的調性,編曲中的鋼琴和小號互相追逐,就好像社交場合裡的互粉互讚。歌曲中段裡,佩瑜的即興 solo 更是畫龍點睛的自由拍,說得再厲害都沒有佩瑜唱得好聽!

〈三輩子 Three Lifetimes〉

詞 王小苗 —— 曲 郁采真、李子維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吳昱陞、蕭瑋德

請這樣開:計算

這首歌由郁采真、李子維合作作曲,流動的旋律線非常適合旅行時聆聽。佩瑜的歌聲輕巧如貓印,漫步在王小苗歌詞建構出的奇幻世界觀之中。緣分不問道理,如果一個人在三輩子當中,有兩次會和同一個人攜手共度下半輩子,那麼你是否好奇,仍在開展中的這輩子是哪一次呢?

看似詭譎的數學題,實則描述的是誰也無法預知命運的劇本安排,然而在惆悵的等待中,依舊保有一絲期盼的好奇。這首歌由陳建騏製作,特別找來樂團「問題總部」的成員吳昱陞、蕭瑋德合作帶有自由拍律動與節奏的編曲,王韻筑編寫的弦樂以另一條主旋律般的存在如影隨形,與佩瑜的歌聲一同前進,象徵著可能會遇見的那個人,或許早就出現在身邊,相信「你尋找的也正在找你」。

〈完整 The First Grey〉

詞 廖文強、王小苗 —— 曲 蔡旻佑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張晁毓

請這樣開:心狠

長出第一根白頭髮的時候,我們真的長大了嗎?這樣悠長卻明朗的傷感,透過蔡旻佑譜出的抓耳旋律,以及廖文強誠實如自白的歌詞,如時光標本一般收藏在這首歌裡。配唱的時候,這首歌如深水炸彈,讓佩瑜哭到請求必須清場,獨自面對、消化自己的情緒。

成長也是這樣必須獨自面對的事。製作人陳建騏選擇以事過境遷的視角,透過明亮的編曲與佩瑜勇敢的歌聲,去喚醒人們內心最深處,還沒有辦法丟掉的最後一個紙箱。為了完整自己,完整時光,甚至完整那些令人疼痛的傷口,必須不斷和心愛的人事物告別。成長很痛,但永遠有這樣的一首歌,陪你、懂你,直到明白自己是一座回憶建造的博物館,曾經愛過、也被愛過,並且仍然愛著、呼吸著。

〈不佔地方 0.5m²〉

詞 小寒 —— 曲 Beverly Rachel Matujal、Phoebe Tsen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陳建騏、羅恩妮

請這樣開:呼喊

高低音差跨越 13 度的揪心旋律,由馬來西亞的雙人女子創作組合 Beverly Rachel Matujal、Phoebe Tsen 共同譜寫,歌詞來自「擊潰佩瑜專業戶」詞人小寒的神來之筆,製作人陳建騏傾心製作。

這首歌的英文名字 0.5m² 重新詮釋了親密的定義:「戀愛不就是兩個人的事嗎?裝在兩個人各自的體內,為什麼需要晾出來給別人看?兩個人戀愛、說情話,佔用的是我們兩個人的時間、耳朵,牽手或擁抱,面積不超過 0.5m²,其實並不佔地方。」

編曲中的電流聲彷彿只有彼此才懂的信號,佩瑜挑戰在最高與最低的音域之間來回,從壓抑到全然釋放,往內心層層推進。那些不佔地方的事,緊緊纏繞著我們的心臟與神經、末稍與腦海。渺小的渴望,透過佩瑜細膩的歌聲,蔓延至眾人的心房。

〈她者 (feat. 徐佳瑩) Herstory (feat. Lala Hsu)〉

詞 王小苗 —— 曲 陳建騏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陳建騏、何俊葦、羅恩妮

請這樣開:排他

音樂劇般非典型流行抒情的詞曲創作,來自詩人王小苗與做過許多劇場配樂的陳建騏攜手合作。像走進不同年代的展間瀏覽,歌詞中每一個「她」的原型,都起源於身邊的真實故事。這首歌的主題,除了回視陰性群像,在不同時代中面臨的權力與性別困境,更進一步深思社會學中,當「她者」作為「邊緣中的邊緣」的存在,最令人感傷的竟是「她」與「自己」之間的冷漠和疏離。

作曲人同時也是製作人陳建騏,在作曲與編曲的設計上,讓這首歌的聽感隨著行進逐漸擴散,令人不安的半音和弦樂如病毒肆虐蔓延,最終悲傷融合、消散。比起再多的「她者」都無法成為「她們」的遺憾,找到作為獨特個體存在的歸屬感更加重要。

為了表現不同角色間的連結,佩瑜邀來徐佳瑩合唱這首歌,兩人的歌聲質地不同,卻溫暖陪伴對方,由布蘭地創作的精彩和聲設計也是亮點。對於徐佳瑩慷慨答應合作,佩瑜心中充滿感動,「這首歌,我自己唱的版本比較沉重和感傷,Lala 的聲音比較清透和無邪,她的加入讓整首歌變得更有空間感。那個空間可以給出很多種可能,讓古老的、現在的記憶聚集在一起。」

〈開 Still Moving〉

詞 王小苗 —— 曲 Sophie Lu —— 製作 陳建騏 —— 編曲 黃少雍、Sophie Lu

請這樣開:犯錯

專輯的概念同名曲,由擅長電子樂與戲劇配樂的 Sophie Lu 譜曲,結合遊走在身體知覺與精神象徵間,王小苗充滿哲學性的詞作,旋律和意象在秩序中層層突破。製作人陳建騏與編曲黃少雍的加入,讓這首歌的空間感又被打開另一個宇宙。佩瑜驚人的演唱能量,在聲音表現細節中火舌般蔓延、跳動。

關於這首歌的詮釋,佩瑜直覺聯想到生產,身體的收縮和開指的陣痛,她將這首歌唱成穿越自我極限的儀式:表達即便是犯錯、表現不夠完美,都會帶領自己迎向下一刻的新生;而能夠將總是感覺還有所不足的自己,視為初生,視為完整,不吝於給自己再次嘗試的機會,才是意義上真正的「開」。

令人驚喜的是,這首歌用六個「然後」暴擊心臟,編曲上同步運用胎兒心跳聲的設計,從聽覺的停頓後,再次展開往內心更深一層的推進。Still Moving,看似靜止的,以自身動態存在、持續、改變著,佩瑜歌聲裡的緊縮與伸張,全然釋放在最後一聲清唱的「開」,作為專輯的結束,也是開始。